石家庄市纪委监委公布第三批 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

作者: 时间:2019-11-22 点击数:

日前,市纪委监委机关会同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公布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的第三批成果。分别是:

持续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查处食品假冒、“山寨”、劣质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和不具备食品安全基本条件的食品“三小”生产经营单位。截至目前,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未取得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超范围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山寨”食品和商标侵权等假冒伪劣食品、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标注虚假信息等违法案件共362件,罚款425.67万元。12315投诉举报热线共接收食品类投诉举报信息76件,已办结68件。公安机关共侦破食品类犯罪案件3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人,刑事拘留37人,逮捕9人。

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重点解决贫困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脱保”“漏保”问题。完善农村低保保障制度,实行特殊困难群体“单人保”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困难老人、未成年人等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可以按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行低保渐退期政策,对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在脱贫攻坚期内可给予1年的渐退期,确保其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范围。实行刚性支出扣除政策,在核算困难家庭收入时,对家庭成员因残疾、患重病等增加的刚性支出和必要的就业成本进行扣除,扣减后其符合农村低保标准的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全市农村低保保障率由年初的1.69%,提高到了2.49%,已超额完成省定的2.4%的任务目标,农村低保保障人口由年初的88319人,增至130837人。

深入开展校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校车企业,以及拥有校车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一次实地安全检査,按照源头监管“六查、三到位、两掌握”工作要求,督促运输企业及有校车单位认真履行交通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及时整改安全隐患,査漏补缺夯实基础、压死责任。全市累计出动警力6600人次,设置检查点62处,设立护学岗130处,查处违法行为6起,暂扣或吊销驾驶证12人次,扣留车辆40辆次,发送提示短信9882条,深入学校、校车企业、社区开展宣传教育256次,事故逃生和应急处置演练12次,安全技能培训58次,受教育人数9481人,签订责任书1923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针对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老旧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全市12个县(市)300多个村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新建和改造线路3294公里,新增1568台变压器,总投资达7.94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7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410公里,超额完成了295公里的建设任务。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安排工程养护资金1.38亿元,完成大中修175公里,挖补水泥坑槽2900处6.7万平方米,沥青坑槽690平方米,安装标志标牌113块,清理农村公路沿线垃圾4.9万立方米,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针对承担政府服务职能的社会机构搭车乱收费等问题,开展“黑中介”问题集中整治。梳理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中委托第三方开展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开展明察暗访,着力查处“黑中介”背后的失职失责、权钱交易、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等问题,共检查单位和场所70个,回访市场主体154个、办事群众137人,督促整改问题11个。

市纪委监委机关将继续会同专项整治各责任单位,真刀真枪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保持整治劲头不松、整改力度不减,注重长效机制建设,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供稿:纪委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开云(中国)官方  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