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进大学校园应把握的原则

作者: 时间:2007-10-04 点击数: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是各大专院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洁教育的有效载体。

在大学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宽阔的特点, 结合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实际, 摒弃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法, 以启迪说理为主, 确保教育成效。笔者以为, 大学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应切实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

引导性原则。现代社会生活纷纭复杂, 多姿多彩,各种不同的经济成分并存, 造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 也形成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特别是在当代社会浮躁风气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 年轻的学子们往往从影视传媒中去认识社会。他们会追捧那些一曲成名的歌星, 一剧走红的影星, 一夜崛起的企业家, 一举成功的社会名人, 却往往看不到 " 星光 " 背后的阴影, 名人之路的艰辛, 更难了解到被 " 星光 " 辉煌淹没的众多绿叶的付出。他们欣赏香车宝马、时尚名牌的气派, 却不愿回顾父辈们艰难的喘息。对此, 不仅要有大师权威们睿智的引导, 像点评三国那样条分缕析地指点迷津, 更需要众多的红花绿叶们亲历生活的真诚告诫, 还要有自强不息的典型的真情启迪, 让年轻的学子们从中领悟人生的真谛。

研讨性原则。大学生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学生, 他们一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原则, 不轻信、不盲从。必须在正确的引导下, 对人生困惑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理性的研究探索, 帮助他们从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清理出本质的真知, 才能把冲动的热情转化为冷峻的思考。

感悟性原则。文化的教育在于使受教育者自觉地感悟。无论哪个学科, 都有中国文化自己的根。在现代科技知识学习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探求中国文明的源头, 去追溯学术发展的轨道, 从中领悟先民和先贤们做人与做事并行不悖的逻辑。

系统性原则。大学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有系统性的筹划与安排, 使之在大学生品德修养、学科研究、文艺赏析和体育活动中不断渗透, 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要适当安排一些主题教育活动, 使日常的渗透得到强化, 使积累的观念得到催化和升华。因此, 系统地规划、系统地组织、系统地推进, 就显得十分必要。

体验性原则。一切知识源于实践, 一切真知源于实践, 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要有社会实践的反复印证和强化。正如生化、物理和医学的学习需要实验验证一样, 大学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必须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 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供稿:中国纪检监察报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开云(中国)官方  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