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反腐倡廉教育之中

作者: 时间:2008-12-29 点击数: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和广大群众的反腐倡廉意识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思路,尊重愿望,适应规律,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拓展思路,注重关怀,丰富以人为本的内容与形式。反腐倡廉教育以人为本,就是以党员干部为本,突出党员干部的主体地位,注重理论灌输、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使党的反腐倡廉理念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共同的价值取向。尊重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和利益需求,直面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教育、关心和爱护干部的立场出发,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规范从政行为。要从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宣传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大力宣传廉政勤政先进典型,用正面典型的精神和榜样的力量,鼓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同时,注重发挥反面案例警示作用。对于具有典型意义的大案要案,要及时剖析发案原因,警示党员干部,达到处理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

尊重愿望,满足需求,探索以人为本的载体与方法。要常抓常新,满足求新求变的需求。反腐倡廉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解决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问题。要把党员干部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尊重他们参与创造和自我教育的愿望,不断创新能够满足党员干部心理需求的教育载体与方法。实践证明,对带有新符号的载体与方法,党员干部的注意力就会增强,对于老一套的载体与方法,兴致则会减弱。要化繁为简,满足求简求易的需求。现代社会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和风细雨、简单易行的教育方法最受欢迎。教育的作用不在于活动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打动人。一句温馨的广告提示,一幅意味深长的廉政漫画,一条充满关爱的手机短信,都会起到教化作用。因此,深化反腐倡廉教育,要在增强教育的人性化通俗化集体化上下功夫,精心设计,量身定做,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要寓教于乐,满足求美求乐的需求。重视开发“美”与“乐”的教育资源,善于运用“美”与“乐”的教育手段,在“美”与“乐”的教育产品中承载廉洁理念,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巧妙地融入各种艺术语言之中,不断丰富反腐倡廉教育的人性美。

适应规律,把握特点,完善以人为本的机制与制度。根据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有的放矢开展个性化教育。要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建设。既要完成好上级统一部署的“规定动作”,又要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做好“自选动作”。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和地方民俗中的廉洁题材,把廉政文化建设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结合起来,与机关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打造一批立意高、形式美、制作优的廉政文化精品,把先进文化的核心元素注入和渗透到反腐倡廉建设当中,让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供稿:中国纪检监察报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开云(中国)官方  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