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是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学校师生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廉洁文化教育,可有效增强学生的廉洁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廉洁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廉洁文化是关于廉洁知识、信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它以廉洁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廉洁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廉洁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既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又具有现实的时代性。新时期廉洁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主要标志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廉洁奉公、弘扬正气的价值取向。廉洁文化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廉洁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廉洁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开展廉洁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法纪是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规范,严格遵守法纪是廉洁文化倡导和培育的重要内容。廉洁文化可以促使学生行为自律,对自己的错误行为自觉加以纠正;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党把它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结合起来,形成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和品格,它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大力宣扬廉洁知识、廉洁要求、廉洁理念等价值取向,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有利于营造崇尚廉洁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廉洁文化教育的实现方法和途径。廉洁文化教育要依照教育规律,从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现实和身心发展特征出发,制定完善的教育计划,构建廉洁文化教育体系,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加以实施。
一是与教学活动相结合,让廉洁文化教育走进课堂。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廉洁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弘扬法治精神等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要把培养学生优良思想品德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相结合,编写专门的廉洁教材,作为学生廉洁教育的基础内容和教育范本。要利用授课和讲评时间在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利用党团和班级等组织活动,突出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在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加强廉洁教育,利用学生党组织生活时间,举行廉洁文化座谈会和报告会,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团组织和班级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廉洁文化演讲比赛、廉洁知识竞赛,在主题团会、班会中贯彻廉洁文化主题教育。三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提高廉洁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制定完善师德规范,严格师德管理,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通过制定完善的学生行为规范,严格管理,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促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努力营造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乐于创新的良好学风,使廉洁意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准则,外化为反腐倡廉的自觉行动。四是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营造廉洁文化教育氛围。通过多种途径建设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如合理规划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融入廉洁文化内容;充分利用校内活动场所对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通过校园广播站、校报(刊)宣传栏、校园网等阵地,开办廉洁文化教育专栏或专刊;运用影视、录像、幻灯、图片等音像资料进行廉洁文化教育。积极探索社会、家庭与学校相结合的廉洁文化教育模式,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多管齐下的廉洁文化教育工作格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