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利益更要讲奉献

作者: 时间:2009-10-29 点击数: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要“着力树立正确利益观,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难免时常权衡自己的利益得失。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怎样对待利益得失,就不能用普通群众的标准来衡量。党员领导干部讲利益,更要讲奉献,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共产党员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

共产党人是唯物论者,我们并不讳言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个人抱负、个人追求。领导干部也有制度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正当利益。对于领导干部合理的、正当的利益,组织上应当考虑、照顾、维护。但作为领导干部自己,就决不能把获取个人利益看成是人生的惟一追求,甚至把它置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上。如果一味追逐个人利益,不仅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最终自己也得不偿失。恩格斯说过,当一个人专为自己打算的时候,他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才能得到满足,而且决不是对己对人都有利。从已经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来看,有不少领导干部就是在其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因一时的贪念而走上腐败犯罪的道路,既败坏了党风、损害了党纪、违犯了国法,也断送了自己的前程。组织上培养一个干部很不容易,结果却自己把自己打倒,实在令人痛心。

有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论辛苦论贡献,自己不比社会上一些富起来的人差,总觉得自己吃亏、不合算,心理失衡。如果这样去想问题,没有不犯错误,没有不走到邪路上去的。领导干部的天职就是为人民服务,辛苦是实情,贡献是本分。领导干部要境界更高、眼界更宽,要时刻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心里始终装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多想想为党和人民事业而牺牲的英烈们,多想想那些至今衣食住行仍有不少困难的群众,多比比为党和人民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的模范人物。焦裕禄、牛玉儒、孔繁森、王瑛等同志之所以在基层艰苦的工作中做出感人至深的业绩,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心中始终装着党和人民的利益,有着崇高的追求。

人最高层次的利益是精神的富有。社会越发展,精神生活的需求就越具有重要的位置。领导干部如果放松主观世界的改造,没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思想空虚,精神贫乏,贪图享乐,就会分不清是非,失去健康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必然在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吃败仗、栽跟头,最终走上腐化堕落的犯罪道路。理想的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努力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利益观和人生观,才能把实现个人幸福和实现崇高理想统一起来,把有限的个人利益融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为党的事业建功立业和为人民利益倾情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人抱负。

供稿:中国纪检监察报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开云(中国)官方  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