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偶得: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依靠群众

作者: 时间:2013-07-04 点击数:

工作偶得: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依靠群众

2013年7月9日 8时42分37秒

前不久,江苏省金坛市的“勤廉水乡”廉政教育基地——清风正气馆如期开馆了。看着全市百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和当地群众饶有兴趣地观看馆内的图片、实物,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此前筹划、建设展馆的一幕幕。

去年4月初,我市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心系百姓,情廉一线”主题活动,全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被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深入基层收集党员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

活动开始不久,我带着一个工作小组来到联系点儒林镇纪委。镇机关工作人员代表和农村党员、群众代表纷纷向我提议,希望充分利用镇文博园的两间徽派民居,将之改建成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的场所。

我和工作小组的同志都觉得这个建议值得考虑。当天下午,我就召集市文化、宣传等相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儒林镇的干部群众代表,共同商讨在文博园内建设廉政教育展馆的可行性。与会人员形成统一意见后,我又组织他们进行实地考察,并明确由市文化部门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

建设方案初稿形成后,我没有急于让镇纪委着手实施,而是要求他们就建设方案初稿召集相关人员座谈,再次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正是在这个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的理念和基层群众的愿望碰撞出了火花。以勤廉清正为主线,以正气、静气、和气、清气、志气为板块,以金坛历史上仁人志士的勤廉故事为主要内容的建设框架逐渐形成。

在收集与主题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坚持“走出去”,听老党员、老艺人、老农民讲述陈年往事;另一方面坚持“请进来”,让更多的基层党员群众为展馆建设出谋划策。老党员诸葛佩圣搬来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诸葛氏后人勤奋治学、清廉为官的图文资料;“刻纸传人”杨兆群闻讯送来了数学家华罗庚的刻纸画像……终于,一个占地近1000平方米、集专家和群众的智慧于一体的“勤廉水乡”廉政教育基地——清风正气馆呈现在文博园内。展馆通过300多件雕塑、连环画、刻纸、摄影作品和众多实物、影像资料,生动展示了本市36位历史人物的勤廉故事,使全市的干部群众感受到了廉政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廉洁意识。

同时,我们还在清风正气馆旁另辟了两间活动展馆,展出群众创作的廉政书画作品以及展现全市党员干部勤廉风采的摄影作品,吸引了众多群众广泛参与,扩大了廉政教育基地的影响力。

村干部来了,学校的师生来了,大爷大妈也来了……清风正气馆的建成给整个文博园带来了人气,并带动了儒林镇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镇里的干部群众尝到了廉政文化建设的甜头,如今又群策群力,在柚山村积极筹建勤廉文化广场,以展示村里不同时期党员干部的风采,激励干部群众更好地投身新农村建设。

儒林镇的经验令我感触颇深: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热情是无法估量的,只要把群众真正发动起来,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廉政文化建设就拥有了不竭的生命力。一方面,要坚持“走出去”,深入基层,广泛收集廉政文化的素材,通过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廉政文化的内涵,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请进来”,积极引导群众主动投身廉政文化建设,使群众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形成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生动局面,在全社会培育“崇廉尚洁、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开云(中国)官方  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