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反腐倡廉工作作为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思想认识和工作重点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反腐倡廉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腐倡廉工作要牢牢把握这个核心和本质,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反腐倡廉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根本标准。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
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腐倡廉工作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手,重点抓好“四个纠正”、深化“二项治理”和搞好“二项集中整治”。“四个纠正”,即一是坚决纠正在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建立预防拖欠征地补偿费的制度,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征地补偿费用分配和使用的监督,加强对侵占征收征用土地补偿款问题的查处。二是坚决纠正城镇房屋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不能借口改善城市形象和扩大城市建设而随意拆迁。要建立健全拆迁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依法拆迁和文明拆迁。三是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等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要严肃查处侵吞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纪案件。四是坚决纠正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二项治理”,即一是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重点规范农村中小学的收费行为,加强对农村中小学落实“一费制”的监督检查,切实制止截留、挪用、挤占、平调教育经费和学校合法收费收入的行为。二是深入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对医疗服务和药品生产流通的监管,严格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各项政策和规定,严肃查处医疗行业的商业贿赂。“二项集中整治”。即一是坚决整治企业违法排污、危害群众健康的问题。重点整治违规开采矿山和污染严重的企业等。要切实打破违规违法排污企业生产经营的保护伞。二是坚决治理党政机关及其所属部门、单位乱办班、乱收费、乱发证和报刊征订散滥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要认真抓好各项惠农政策和涉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两免一补”、种粮补贴、医保社保资金、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的监督检查,切实防止贪污挪用现象的发生,促进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对巩固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经营服务性收费不规范问题的治理成果。
二、反腐倡廉工作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
统筹兼顾、全面协调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反腐倡廉是一个有机整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
要坚持反腐倡廉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反腐倡廉工作说到底就是最终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促进经济发展。因此,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不能把反腐倡廉工作与经济建设分开,简单地就反腐倡廉抓反腐倡廉,但也不能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借口,削弱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为腐败现象开“绿灯”。要把反腐倡廉工作融入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之中,与经济建设发展整体思路一起谋划,一起布置,在服务经济建设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使反腐倡廉工作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的统筹兼顾、全面协调。要加快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牢牢抓好教育这个基础,以廉政文化为载体,大力开辟城市和农村两个教育主阵地。在城市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活动月、廉洁教育进家庭等活动,在农村开展圩场文化、建设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努力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教育和监督全过程。着重制定完善管人、管事、管财和科学决策等制度,确保广大基层干部按制度办事,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继续深化和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使党员干部的权力在“阳光”下行使。继续开展“五廉”监督机制、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廉政谈话制度和廉政审查、廉政鉴定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监督网络,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促进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廉洁从政。
三、反腐倡廉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反腐倡廉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之中,主动为自治区实施“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保驾护航。要始终把服务发展、保障发展、促进发展作为重要职责,把反腐倡廉的具体工作渗透到经济活动各个领域,及时排除和解决妨碍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
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把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经济发展的“头等工程”。当前,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由于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而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制度、措施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个别干部还存在推拉扯皮、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形式主义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等破坏科学发展的人和事坚决进行查处。要切实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软环境促进硬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动真格严管理,围绕发展这个主题,坚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共同营造健康持续的发展环境和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