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市场经济大潮和社会不正之风的冲击和侵蚀下,教育系统职务犯罪现象逐渐呈现出数量上升、程度恶化、范围扩大蔓延的趋势,既影响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近期我们对1998年5月至2008年5月十年间办理的发生在高校的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案件总体数量有持续上升趋势,特别是贪污犯罪比例高,挪用公款、受贿犯罪快速上升。寻找引发犯罪的主要原因,我们发现高等院校在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下,在办学自主权的失范和滥用后产生一系列问题,教学经费来源已从过去的单一渠道转化为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除国家拨款外,还有社会捐助、科研经费、学生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等等,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也比以往频繁得多。然而与教学资金来源多样化不相应的却是高等院校的管理还长期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财务制度并没有随之建立起健全、有效的监管机制,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较为普遍的问题和漏洞,突出体现在入学、招生管理和经济活动等几个方面。因此预防高校职务犯罪,关键是加强监督,要从个案预防、行业预防和重大项目预防的工作机制上筑起预防职务犯罪的警示防线。
检察机关需要通过对办理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进行调查研究,剖析高校腐败现象频发的原因,检查高校在规章、制度、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及隐患,建议和督促高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比如完善资金管理审核制度,严格报销财务制度以及审批制度;全面清理清查“小金库”问题,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加强审计监督,控制不正当支出;加强关键岗位干部定期教育和轮岗交流。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明确如何处置佣金、回扣等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当然,提高高校教职工的道德观念、法制意识也是刻不容缓的事。
保护好高校这片净土,不仅是高校自身的事,也是社会各界的事。遏制高校腐败现象,除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外,还需要各种监督力量的参与,如纪检监察、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等等。通过多管齐下,惩防并举,建立健全各种制约监督措施,促进高校反腐倡廉建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