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四气”才能兴“四风”

作者: 时间:2007-10-26 点击数:

作风通常是一个人“个性化”习惯的写照,但“个性化”习惯的趋同则形成社会风尚。作风折射党风,关乎政风,引领民风。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对照八项规定,自觉去“四气”、兴“四风”,大力培养“乐受监督、依法用权”的良好习惯,促进党风根本好转,以优良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摒弃官僚习气,大兴联系群众之风。要放下架子。“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虚怀若谷才能集思广益、汇聚民智。要虚心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善于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扑下身子。调查研究贵在真实展现和直接面对。要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多同干部群众座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想出法子。调研的目的是听百姓声音、查基层实情、解群众困难、谋发展思路,要着眼于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真正拿出务实管用的见解和举措,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抵制奢靡风气,大兴艰苦朴素之风。党员干部不论职务高低,在党纪面前一律平等,谁都没有讲排场、讲享受、讲奢华的特权;尽管手里或多或少掌握一定权力,也只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公仆,本质上是人民群众中普通一员,没有资格奢靡浪费。党员干部要习惯于当一个“平凡人”,保持一颗“平常心”,轻物欲、重修养、尚节俭,始终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作风。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注意养成“去甚、去奢、去泰”的好习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摒弃虚华。下基层轻车简从、简化接待,不声张、不折腾、不扰民,永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去除浮华心气,大兴为民务实之风。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键要“在其位,谋其政”,撇去浮华心气,习惯于做一头任劳任怨、脚踏实地的“老黄牛”。要多埋头苦干,少歌功颂德;多下基层调查研究,少泡文山会海饭局;多干一些打基础利长远、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不干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多千方百计为百姓干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处心积虑追求个人荣誉政绩和升迁。如果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做到“被褐而怀玉”,去浮华、弃空谈、兴实业,求真务实、勇猛精进,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定指日可待。

远离贪腐邪气,大兴廉洁自律之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常敲“警示钟”,常打“预防针”,自觉拒腐防变、远离贪腐。要常修个人品德。加强道德品质修养,是增强自身“免疫力”的基础。党员干部务必牢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古训,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思想深处筑牢堤坝。要常修为政之德。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约束,自觉接受监督,始终做到秉公行事、依法用权。

供稿:纪委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开云(中国)官方  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