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政治纪律 忠诚干净担当
学生处 任长军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之后,做为一名党员,一名军队转业干部,一名信工人,我充分认识到严守党的纪律规矩,特别是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树牢规矩意识。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下面,我就结合理论知识学习,谈谈自己对严守政治纪律和忠诚干净担当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深刻认识和领悟“严”字当头的内涵要求。
“严”字当头才能有好作风“严”字当头是党风建设的必由之路。“三严”为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既是思想指南,也是实践要求。
从思想认识上说,严是一种态度、一种意志,更是一种责任,把“严”字当作修身正己的价值观,就会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要求,对党员干部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爱护。“一处弛则百处懈”,要求一旦放松,标准一旦从宽,自我约束就等于自我放任,制度刚性就变成了“橡皮泥”。好人主义和庸俗作风盛行就会败坏党风,带坏政风、民风。只有从严要求,警钟长鸣,才能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在实践上,严是一种标准、一种力量。“三严”为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提供了动力源泉。不良作风的形成非一日之功,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清除作风之弊更需要“严”字当头,防止一阵风,防止前紧后松、半途而废。只有用铁的制度、铁的纪律整治歪风邪气,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才能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坚守纪律、规矩底线,让纪律更严明、工作更严谨、规矩更严格,让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成为一种自觉。全面从严治党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大振党心、大得民心,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根本保障。
二、重温党史,强化忠诚、干净、担当的意识。
重温党史强化“忠诚干净担当”教育“忠诚、干净、担当”,与“三严三实”内在一致,是“三严三实”的应有之义。回顾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那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
重温党的历史,领悟老一辈革命者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毛泽东和他的战友正是凭着对党、对祖国和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在井冈山、中央苏区开始了中国革命的艰辛探索,把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扎根于中国革命的现实土壤,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重温党的历史,领悟老一辈革命者做人干净的政治操守。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官兵平等一致”,从“自带干粮去办公”到“节省每一个铜板支持革命”,在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战士,都一心为了革命,没有个人私利。
重温党的历史,领悟老一辈革命者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正因为有一种敢于担当的强烈责任,老一辈革命者才能在中国革命跌入低谷时,走出一条由小到大的理性发展之路,井冈山道路才闪烁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光芒。
可以说,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是忠诚的结晶、干净的产物、担当的典范。党员领导干部要熟悉这段历史,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更要了解这段历史,从中汲取丰富的历史营养,真正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始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三、从我做起,努力做从“严”的践行者。
“严以律己”的核心是增强党性纪律自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不少人常常难以做到“严以律己”,说到底,是党性修养不够,缺乏党性自觉和纪律自觉,不了解党的纪律和党性的关系、自律和他律的关系、党纪与国法的关系。如果把这些问题都认识清楚了,就会大大增强执行党纪的自觉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纪律是先进的,是因为党是先进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因而党的纪律是科学的、崇高的,是合理合情的人间正道。在这里,党性与党的纪律是完全统一的。共产党员要自觉坚持党性原则,为党的崇高事业而奋斗,就应当毫不犹豫地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明白这样的道理,就会做到党性自觉,就会自觉按照党性原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增强党的纪律自觉。
要做到“严以律己”,必须增强党性自觉和纪律自觉。有了党性自觉,就能够严格遵照党的宗旨办事,真正做到“慎独”,即使是私下独处,都能够严格按照党性原则要求自己。有了纪律自觉,就能够严格遵守各项纪律,更不会触犯道德和法律底线。这两种自觉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了党性自觉,就能更好地理解党的纪律;有了纪律自觉,又可以更好地理解党性的时代内涵。把这样两种自觉融会贯通,就能够用“自律”统帅“他律”,把“他律”变为“自律”,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四、以活动为载体,让党员做严守纪律的排头兵。
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党组织是一座战斗堡垒,每枚党徽更是一个承诺。我们可以通过佩戴党徽、入党宣誓、红色基地教育等方式方法来做牵引,使广大党员始终能够牢记党员身份、亮明形象、叫响承诺、接受监督,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首先,让党组织活动成为一种习惯。让全体党员干部要自觉参见活动。要把参加党组织活动作为一种荣誉、一种责任贯穿工作、学习的全过程。通过组织活动,让广大党员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在自我教育中形成自觉,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中形成习惯。
其次,要让佩戴党组织活动成为凝心聚力的风向标。通过各种党组织活动,把心聚起来、把力合起来,拧成一股绳、赶成一股劲,让党组织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
最后,要让党组织活动成为激发履职尽责和服务群众的催化剂。要把党组织带来的使命感、荣誉感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责任心,转化为为民众、为学生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具体行动,不断激发自身履职尽责的活力与践行宗旨的干劲,不断提升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严与实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的要求,是党员干部修身、为官、干事的标尺。我做为开云(中国)官方党员干部的一份子,就必须坚决学习好、领会好、践行好。切实用严的精神塑造自己,以实的作风干事创业,以忠的责任勇于担当,努力当好信工事业发展的排头兵。
严以律已,做严守政治纪律
和政治规矩的表率
图书馆 魏朝霞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当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以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镜,规范言行,正自身之“衣冠”。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且明确提出了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必须”要求。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每个党员干部的根本准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社会组织都有制度,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那就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辽宁时指出,要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深刻阐述了守纪律、讲规矩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我们立党的基石和保证,也是每个党员必须坚守的政治生命线,是严以律已的基本要求。只有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才能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守纪律、讲规矩的前提是要熟知规矩。“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所谓规矩,就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从事规程和行为准则。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的自己的规矩。
党有党规。这就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全体党员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准则,也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和可靠保证。既包括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又包括个人修养、道德情操、礼信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强化规矩意识,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条文和程序规定,准确把握规矩执行的各种要求、标准和尺度,切实让规矩了然于胸,使自己成为真正“懂规矩”的人。要时刻绷紧政治纪律这根弦,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开展经常性的纪律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线。
然而,却有少数领导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或者只讲自己的规矩,不讲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周永康、薄熙来、苏荣等腐败案,无不暴露出他们的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违纪特点。一些领导干部,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封官许愿,忽忽悠悠、欺上瞒下,拉帮结伙、搞小山头,这些都是不守政治纪律、不讲政治规矩的表现。
那么,怎样做到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呢?
首先要有敬畏之心。敬畏领导、敬畏党纪、敬畏法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畏文化。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明代方孝孺曾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所以说,心存敬畏做人就不会出大格,做事不会胡来,做官不会任性。然而,现实中,我们都太缺少敬畏之心了,亲娘老子不怕,单位领导不惧,法律纪律更不在话下,总是老子天下第一。
敬畏党纪、敬畏法度就是要遵章守纪。遵章守纪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石。作为党员干部更是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现代社会中,法律是公民交往行为的一般和普遍规矩,是社会的运行底线,是社会有序运转、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基本要求。简言之,法律就是大家要遵守的规矩,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前提。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部分党员干部思想开始发生扭曲,宗旨意识不强,为民意识淡化,不能践行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群众观,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形式主义、奢靡之风肆意蔓延,最终走上了贪污腐化的不归路。这些都是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恶果。规矩既是“紧箍咒”,也“护身符”,是党员干部成长路上的“安全带”。在遵章守纪上做到循规蹈矩,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依章而行,不闯“红灯”。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越雷池一步。
第二,要对党忠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党员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自觉遵守党章,用党的纪律、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决不搞团团伙、拉帮结派,决不能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决不可自由散漫、目无组织。党员干部对党忠诚,立场坚定,集中表现在听党话、跟党走,党提倡什么、就拥护什么,党反对什么、就抵制什么。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党的路线、方、政策都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必须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对党中央的决策指示,坚决贯彻执行,决不能打折扣、讲价钱、叫困难。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理论上成熟,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与党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共克时艰,共谋发展。
第三,要遵守程序。严格遵循组织程序开展工作,我们每项工作都是在一定的组织系统中进行的,是在一定的制度规则中开展的,由此保证各级党组织工作的正常秩序。这些制度规则就是党的规矩,有些已成为刚性的纪律。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懂得组织运行的程序,明确自己的权限,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违规用权、擅自越权,表面上看尝到甜头、办成了事,但破坏组织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留下严重隐患。守规矩,就要讲程序,组织程序凝结着党的工作规律,不可置之不理。
第四,筑牢组织观念。要不折不扣地服从组织决定,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即使是领导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也必须服从组织,不能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党的战斗力需要铁的纪律来维系,对组织决定不能“选择性服从”,也不能高变通,顺其心愿的就服从,不合心愿的就不服从。需要强调的是,树立组织意识,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决不允许违背组织决定另搞一套;领导干部可以对组织决定通过组织程序发表不同意见,但不能采取其他违背组织决定的行动。
|
|
|